【康复知识】如何发展理解性语言?2015年9月21日 09:47 |
|||||||||
小编有话说 理解先于表达,听懂语言才会运用口语。因为听力损失,听障儿童无法顺利吸收到周围的语言,更因无法跨听较远的声音,得到重复刺激的机会大减,需要相当质量的一对一输入及刺激,才能进入语言理解阶段。
以“宝宝,去拿牛奶”举例,如何发展宝宝的理解性语言?扩展理解性词语的方法又有哪些?今天,我们就来分享这个小知识点~
精彩看点 ● 理解性语言概念释疑 ● “宝宝,去拿牛奶”,如何发展理解性语言 ● 扩展理解性词语的方法 看点1 理解性语言概念释疑
理解性语言(Receptive Language)是一种了解语意的能力。孩子不只从他听到的声音,看到的手势或文字符号来接受讯息,更能从字词的排列顺序、速度和音量变化来了解它所代表的意义,并让孩子可以不断将所听到的语意与实物或概念做连接。
看点2 “宝宝,去拿牛奶”,如何发展理解性语言
● 可以先说,让孩子听。 如:宝宝饿了,宝宝喝奶,我们去拿牛奶,妈妈宝宝去拿牛奶。
● 一边说一边用指示性的眼神。 如:看着牛奶说:这是牛奶,牛奶在桌子上,我拿牛奶。
● 用说的加上动作辅助。 如:指着牛奶说:牛奶在桌子上,给我牛奶。
● 用说的加上动作。 如:牵着孩子的手走到牛奶前:这是牛奶,宝宝拿牛奶,我给宝宝喝牛奶。
● 只用说的,确认孩子能理解并完成指令。
看点3 扩展理解性词语的方法
● 用已知带未知。 例如:宝宝已经理解了拟声词“汪汪汪”,要发展理解性词语“小狗”,我们可以用“小狗,汪汪汪;汪汪汪,小狗”带出来。
● 同义词策略。 例如:宝宝已经理解了“没了”,要扩展理解性词语“不见了”、“ 看不到”等词语,我们可以用同一含义的词语“没了”带出,可以这样说:“宝宝,没了就是不见了,它们是一样的。”
● 换句话说。 例如:宝宝已经理解了“拜拜”,为了扩展更多的词汇,可以用旧的经验来带新的词汇。例如,还是在同样的情境里,说“宝宝拜拜”的时候,加上“再见”,可以这样说:“宝宝拜拜,再见——”,慢慢地将“拜拜”去掉。
● 平行谈话与自言自语技巧。 平行谈话:教导者用陈述句描述儿童专注的焦点或正在做的活动,例如宝宝拿着棒棒糖在用力撕糖纸,教导者可以帮助宝宝表述出来:“宝宝在撕糖纸哦,好漂亮的糖纸,小手撕一撕,撕一撕糖纸……”;
自言自语:教导者用陈述句表述自己正在做的事情,例如宝宝将糖纸给老师,老师说“谢谢宝宝给我糖纸,我把糖纸撕一撕,用力撕一撕,糖纸撕开啦……”。
|
|||||||||
|